但愿老人家们经过治疗都能康复如常,享受夕阳好时光。
心衰,老妈又进了医院。这是大内科病区,房内设八张床位。老妈病房里大多是高危老人,九十岁朝上的就有四个。
病房嘈杂。老人们痛苦的呻吟声、喊叫声,往往此起彼落,刺激人神经。陪护的子女也多是六七十岁的人了。大家感叹:今天我们还有兄弟姐妹可以轮流来陪爷陪娘,我们再老点也弄成这样,谁来陪我们呀?有人说,看样子以后要用机器人了。又有人说机器人能代替亲人吗?
10床是这个病室里最年轻的患者,67岁。肺癌晚期并转移全身。他时而清醒时而糊涂,那天上午病室里还比较安静,只有他的哼叫声持续不断。我问周围人怎么没见他家属。有人告知,他在这里已住了近一个月,开始几天老婆是天天来,后来就少见了。
我问他,是不是身上痛?他说是的。这时他脑子很清晰,跟我讲了他的病情,他说他知道自己没救了。对这样的病人任何安慰都是无力的。我主要是倾听,顺便也谈谈自己的生死观。果然半个多小时的聊天,分散了他的注意力,这时段没有哼一声。我想他身上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渴望亲情而不得的焦灼感吧。第二天我再进病房时,他的床空了。护工告知,他是半夜里走的,很平静。
八张床位不是天天都住满,有人出院,有人离世,床位就会空出来。那天中午,推进来一个89岁的老人,几个护工都围了上去,问长问短,原来老人两个月前进来过。护工的收入跟护理人数有关,缺少病人收入自然会少。在医院当护工是个强体力活,护理技术也须过关才行。但有时接活多忙不过来,护理也难免打折扣,病人家属大多不响,选择理解也是一种识相。有天下午护工小y拿了一叠表格,分发给家属,让大家对她的工作做评价。有满意、一般、不满意好几档,家属们心照不宣,都在满意一栏打了钩签了名。有个家属开玩笑说,表格嘛你自己填填就可以啦。小y一本正经说,这要你们亲笔写的才算数,我要上交的。
医院里病人的伙食不可能个人化,时有上的菜老人嚼不动,老年人大多牙不好,有的一口牙全没了。我妈吃的是半流质,多是粥和烂糊面,比如烂糊面里加了番茄和蛋丝,营养是不错,但是番茄切块大也没有去皮,没牙的老妈当然无法顺畅下口。所以陪护的家人往往会另带一些适口的菜来。
昨天17床95岁的老爷子出院了。一直陪护在病床前的男子是老人的女婿,也60岁出头了。他说岳父是个文化人,虽然九十多岁了,但脑子还是煞清,在家时天天都要看报的,现在他每天来和老爷子聊聊天,也是解除老人的寂寞,这对康复是有好处的。
从靠门口病床上下来的老爷子坐到轮椅上,让女婿把车推到靠窗的老妈病床前,他和老妈挥手告别,又对我家保姆说,你一定要尽心照顾好我师姐啊!99岁的老妈怎么成了老爷子的“师姐”?我还一时不知呢。但愿老人家们经过治疗都能康复如常,享受夕阳好时光。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