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5月27日,快手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财报显示,快手实现收入326.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经调整净利润为45.80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14%。整体来看,快手的收入和调整后净利润符合市场预期。
瑞银发布报告称,快手的AI业务,尤其是可灵的发展成为财报最大亮点,商业化收入达1.5亿元人民币,其中P端付费会员收入占比70%。随着可灵2.0版本的推出,预计其收入将进一步加速增长,2025年可灵收入预期从此前的4.5亿元上调至8亿元。
同时,尽管快手第一季度因高基数和保守的电商货币化策略导致广告增长缓慢,但预计从第二季度开始广告增长将加速。
2025年第一季度,快手海外业务实现首个季度经营利润转正,盈利模式逐步跑通。1Q25海外整体营收同比增长32.7%至13.2亿元,经营利润达约2800万元。海外核心发展国家巴西DAU、时长均稳步增长。
多家券商认为,在巴西、中东、印尼等核心发展区域,快手通过因地制宜的业务布局,如广告、直播等,逐步构建起稳定的盈利模式。巴西市场尤为突出,广告业务稳健增长的同时,电商等新兴业务也在积极拓展。
5月28日,快手绩后高开逾6%,截至发稿,涨超5%,报51.25港元,成交额6.4亿港元。瑞银、高盛等券商维持对快手的"买入"评级,瑞银认为,快手在AI领域的商业化进展超出预期,特别是在广告和电商领域的赋能效果显著。此外,快手的用户增长和用户参与度提升也为业务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瑞银预计,快手的广告和电商收入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推动公司整体业绩的提升,目标价为83.40港元。
高盛对快手的Kling业务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在AI视频生成领域的竞争力与谷歌不相上下,并且在海外用户中具有较高的吸引力。中金公司:维持对快手的"跑赢行业"评级,认为快手的业绩表现符合预期,广告和电商业务的增长前景良好。同时,公司对可灵AI的商业化进展表示乐观,AI技术将全面赋能快手的广告和电商生态,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摩根大通对快手的前景也持积极态度。公司预计,随着广告收入的加速增长以及电商GMV的持续提升,快手的利润增长将逐步显现。摩根大通给予快手"超配"评级,目标价为70港元,认为公司在AI领域的潜力将为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