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中汽中心汽车测评管理中心在天津举行2024第二次媒体发布会。此次发布会揭晓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规程C-ICAP、中国绿色汽车评价规程C-GCAP的最新测评结果,还正式发布了中国首个商用车专业测评品牌,以及首期《CCRT选车指南》中型及中大型新能源轿车推荐名单。期间,中汽测评技术管理部副部长张鲁、CCRT技委会副主任委员周博雅就如何看待商用车专业测评、《CCRT选车指南》的意义等方面接受了新华网记者的专访。
据了解,C-GCAP主要聚焦于新能源车的健康、能效和低碳三个版块,同时把用户的主观需求和客观测试项目相匹配。而C-ICAP主要聚焦于辅助驾驶、智慧座舱等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版中新增加了信息安全版块。
张鲁认为;“大家之前更多关注车辆性能,但实际上智能网联相关技术发展带来新的问题,就是数据安全问题,现在大家都知道很多传感器,无论是声频还是音频,以及图像的相关数据,都会被车辆作为智能终端记录在车机系统里面。用户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被采集了相关数据,我们推出隐私保护测评,就是希望帮助企业树立一个隐私保护的测评体系。对消费者的层面,就是要告诉消费者哪些隐私可能会在车里面被采集了,采集完了以后存储在什么地方,存储完以后能不能够被删除,删除了以后能不能够被复原等全流程体系。”
对于两类测评体系,周博雅补充说:“对于打造C-ICAP和C-GCAP,我们一直讲用户定义汽车,就是从用户的诉求方面,进行相关的测评体系的搭建和测评指标的设计。我们会把对于消费者认知的相关内容转化为测评的核心指标。用户对新能源车,对智能网联汽车关注什么,我们就测什么。C-ICAP、C-GCAP不像C-NCAP在国际上有先例,C-ICAP、C-GCAP完全是基于产品领先,所以我们的测评规程在行业里处于领先地位。当然,我们还注重于国际相关组织的联动和协调,使得测评结果更具全球说服力。”
本次发布会推出的首期《CCRT选车指南》受到关注。中型及中大型新能源轿车市场作为新CCRT实施后调研的首个细分市场,中汽测评结合市场内车型销量及热度综合选取26款车型,经过消费洞察和用户调研,最终确定9款推荐车型纳入首期官方消费指引产品《CCRT选车指南》中。
对于如何保障推荐指南的客观性和专业性,周博雅给出了三个层面的解答。
“第一个层面,我们会结合车辆销量的分布,在全国不同地区选择相应的消费者,定位不同地区的调研规模,设置相应的权利。第二个层面,我们会用相关措施识别真实的消费者,当然线上的方式我们也在开拓,可能在下一轮CCRT发布会上有所体现。在问题设置当中,我们也会关注车主对车辆状况的了解程度如何,继续保障相应的客观性。第三个层面,我们的评测不是简单的打分模式,而是设置了一个槽点级。在每一类场景之下,通过大数据爬虫的方式去收集车辆共性的抱怨点,从网络上收集之后将它整理成3-5个槽点。用户在接受调研的时候,我们给他描述了一种场景,他只需要去关注这些槽点是否出现了。”
此外,在谈及商用车专项测评,周博雅说:“商用车是交通生态系统当中的另外一类重要补充,中汽测评作为汽车测评国家队,有责任推动相应技术的可持续提升。但是推动商用车技术进步,不能短时间搭载很多昂贵配置,一定要结合它的发展水平,让消费者逐渐适应并接受。所以我们要遵从长期主义的观点,按路线图逐步推进。”
另一方面,城市NOA作为最受欢迎的辅助驾驶产品,如今已成为车企必争之地。今年以来,城市NOA逐渐从开城数量的竞争演变为“全国都能开”的比拼。
NOA是一种车辆驾驶辅助系统,旨在帮助驾驶员在特定条件下更轻松地驾驶和导航车辆。通过NOA,用户可在特定道路范围内实现点到点的导航辅助驾驶功能,车辆可在没人接管的情况下实现等红绿灯、变道、让道,最终到达目的地。
对此,张鲁认为:“目前来看,NOA仍然是一个辅助驾驶系统,依然属于L2级的辅助驾驶系统。我们在测评里面非常关注NOA的发展,数据证明NOA系统与前几年相比,在障碍物识别,动态场景识别准确率等方面有着明显提升。”
据了解,中汽测评将持续加强NOA系统的评测全面性,包括场景识别、刹停规避等操作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以及辅助系统与驾驶者的交互性。当然,张鲁坦言,“即便是做了很多测评,但对于安全的边界,依然有很多极端的情况是不可知也不可预见的,因为驾驶者还是要为自己的安全负责,我们也希望通过C-ICAP测评来引导安全至上的理念,同时兼顾效率和舒适性。”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