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眼科医院哪家好?重磅升级!上海大学附属上海和平眼科医院正式揭牌 !
2025年8月30日上午,上海大学博物馆内,“上海大学附属上海和平眼科医院”正式揭牌。
仪式现场,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教授,教育部规划中心处长刘志敏,上海市爱卫办副主任、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谭鸣,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周行涛教授,以及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学科建设委员会主任、国际眼科科学院(AOI)院士刘祖国教授,华厦眼科医院集团领导张昊志,集团业务副总院长、上海和平眼科医院院长郭海科教授,集团上海区域总经理柏承亮,上海和平眼科医院总经理胡剑徽以及近二十家媒体代表共同见证这一里程碑时刻。
两大平台同步揭牌推动医工交叉与临床创新
华厦眼科医院集团领导张昊志在致辞中表示:与上海大学建立深度校企合作,是集团贯彻落实国家医教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眼科专业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华厦眼科及上海和平眼科医院将以此次合作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医疗技术能力及患者服务水平。
上海和平眼科医院拥有二十余年专业积淀,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多年来始终专注于眼科疾病的预防、诊疗与康复工作,注重医疗技术的引进与创新,通过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实行眼科多学科及跨学科联合诊疗,持续引进同步国际前沿的眼科诊断、治疗和手术设备,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在高端白内障、老视矫正、屈光手术及复杂眼底病诊疗等方面建立了显著优势,技术实力获得国际同行高度认可,是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在华东地区战略布局的关键支点与中心枢纽医院。
而上海大学一直将医学做为重点发展的学科,大力推动医工交叉融合。据悉,2020 年 6 月,上海大学成立 “医工交叉研究院”,刘昌胜校长提出建设国际一流医学学科,培养理、工、文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如今已搭建起医工交叉、老年医学等多个科研平台,设有智能医学诊疗等交叉学科博士点,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开设临床药学、智能医学工程本科专业,稳步推进医学教育与科研发展。
此次揭牌仪式上,“上海大学附属上海和平眼科医院”与“上海大学医工交叉研究院眼科研究所”同时揭牌成立是整合优质社会办医资源、构建多元化医学教育科研体系的关键一步,未来,双方将重点聚焦视觉健康与疾病诊疗中的工程技术问题,结合上海大学在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新材料等跨学科领域的优势,聚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助力眼科诊疗从“临床引领”向“科技驱动”转型升级。
特聘教授,共建基地共筑人才培养新体系
院校合作不仅限于医疗与科研,更延伸至教育实践领域。仪式上,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学科建设委员会主任刘祖国教授、集团科技创新委员会主席孙兴怀教授、上海和平眼科医院院长郭海科教授等专家由上海大学正式授聘为兼职教授。
同时,上海和平眼科医院的十余位专家分别获聘教授、副教授。双方将共同构建高水平人才梯队,为联合培养眼科医学创新人才、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坚实智力支持。
活动现场,同步进行了“上海大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与“上海大学实习基地”授牌仪式。这一系列举措形成了“导师引领+基地实践”的完整育才链条,未来,双方将共同打造贯穿“教学-实习-就业”的眼科医学人才培育闭环,为眼科医学领域持续输送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专业力量。
深化服务高校与社会公益 传递医学人文温度
为进一步延伸高校附属医院的服务功能与社会责任,由上海大学、华厦眼科医院集团与上海大学附属上海和平眼科医院联合发起的“上海大学全生命周期眼健康关爱项目”也同步启动。
未来,上海大学附属上海和平眼科医院将定期安排眼科健康服务进校园,同时为师生及校友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和专属就诊休息室等服务,通过系统性、可持续的公益服务模式,延伸眼健康关怀至更广泛社会群体,传递医学人文温度。
上海和平眼科医院院长郭海科教授表示,这种创新性的公益服务模式,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普惠共享,未来双方还将联合举办校园眼健康公益筛查与科普讲座,联合开发社会培训项目,共同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扩延,服务基层群众。
从一家现代化眼科专科医院,到一所大学附属医院,变的不仅是身份,更是格局与责任。上海大学附属上海和平眼科医院将以此次揭牌为起点,充分发挥上海大学在基础研究、学科交叉及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结合医院在临床诊疗与技术应用领域的丰富经验,构建“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四位一体的高水平眼科医学平台,将上海大学的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提升人民眼健康水平的强大动能。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