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2024“海门人才日”暨第七届东洲英才创业周开幕,来自知名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创投、科技园、孵化器等机构负责人以及海门籍在外和在海门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等400余名嘉宾欢聚海门,共赴一场“双向奔赴、彼此成就”的美好之约,期间共有20个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签约落地。
产业是成就人才的基础,人才是产业发展的灵魂。近年来,海门紧扣先进金属材料、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海洋经济“3+3”主导产业,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统筹做好“跨江共建”“向海图强”两篇文章,精准实施靶向引才育才,更大力度突破引才“地域限制”,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扎实推进产业发展和人才集聚的螺旋式上升。
去年6月,海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设了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直通车”,针对国际著名专家,省级以上人才计划创业类入选者,“长江学者”“杰青”等具备省“双创团队”领军人才资质的专家教授以及区级“引才大使”举荐的人才等四类对象,“免评审”直接纳入“东洲英才”计划,享受专项扶持政策。截至目前,已有7个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通过直通方式落户海门。
南通市海门区委书记郭晓敏表示,“环境就是生产力”“服务就是竞争力”,海门落细落实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举措“70条”,持续深化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一件事”改革,实现人才项目“拎包式”入驻、人才事项线上“一次性”办结,让“尊才重才、惜才爱才”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离不开人才政策的支持。海门始终秉持“只有升级版、没有最终版”的理念,持续推出高含金量的人才新政,今年对已有政策进行攀高、扩面、提标、突破,出台了《南通市海门区关于更大力度推动人才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以更大的力度、更多的实惠、更长的周期,给予各类人才全方位、集成化的支持保障。
“95后”清华大学毕业生周天宇选择扎根在海门常乐镇探索新型农业化,为群众致富示范引路,并迅速成长为江苏省“双创”领军人才。目前他的公司与海门常乐镇多个村集体形成种植合作关系,开展百余亩种植试验,直接带动百余名农户就业。继2021年获得近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后,近日公司又获得南通创新发展基金超1000万元的股权融资,这为进一步研发、推广高分子材料无土栽培技术提供了强劲支撑。
现场,同济大学产教融合创新引领基地和全国装备制造业数字供应链平台服务中心等两个重量级创新平台同时揭牌。8家知名基金公司、咨询公司、孵化器等第三方机构以及社会组织,受聘为海门“全球招才合伙人”。
据悉,创业周期间,海门还将组织开展第九届“海智杯”创业大赛决赛、“东洲智荟”项目路演暨政策环境推介会、南通市科技镇长团“聚智强链东洲行”、长三角海洋资源开发技术论坛暨项目路演、东布洲·致远医疗器械孵化器开园暨项目路演等五大专题系列活动,推动人才、技术、项目等要素的全面对接合作。(文静 报道员:俞新美)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