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 > 内容

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22-09-23 12:00:00   来源:网络   阅读量:5983   
字号:
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成长

刚刚结束的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聚焦机器人在制造、建筑、医疗、农业、矿业、物流等诸多领域的创新应用,成为透视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技术、产品和规模都取得了重要突破。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RD、制造和应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和高端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显示,预计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亿美元,五年内年均增长22%。在机器人前沿创新技术方面,医疗微创机器人、新一代协作机器人、高端仿生机器人等技术保持了国际前沿水平,未来有望在家庭服务机器人、医疗康复机器人、工业视觉、云服务机器人等更多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工信部等多部委联合发布了《智能制造发展“十四五”规划》、《机器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相关规划,对机器人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重点支持,在人才培养、技术进步、制造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

在产业和技术发展面临良好机遇的同时,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在机器人核心技术层面,目前,部分核心技术尚未得到有效突破,部分关键技术存在短板,“卡脖子”现象依然存在;机器人产品定位层面,部分产品功能定位不够清晰,机器人应用场景不足,同类产品扎堆,机器人功能单一,待解决痛点不够明确;在机器人企业规模上,目前龙头企业规模有限。相比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龙头企业整体营收规模偏低。对此,需要从多个角度采取措施。

首先,要加强基础研究,形成机器人核心技术的创新生态,促进技术和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发展。需要不断攻克实现自主控制的相关核心技术,进一步攻克智能感知、人机交互、柔顺控制、操作系统、机器人编程与仿真、系统集成和应用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应与机器人企业“产学研”紧密结合,共同攻关。根据机器人多学科多领域融合发展的特点,可形成多种“产学研用”转化新模式,加快前沿创新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其次,要充分发挥机器人企业的引领作用,加快产品的应用和推广。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医疗健康、社区服务、电子商务无人配送、无人销售、商业保洁、检测等服务机器人场景建设,让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有更大的市场空间。以疫情防控、医疗康复、特殊服务等领域短缺为重点,建立机器人市场准入绿色通道机制,简化招投标流程,在满足安全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审批周期。加强监管规范,优先鼓励符合一定门槛条件的智能机器人产品的营销、推广和应用,保障机器人产业长期稳定发展。

再次,要加强机器人领域的人才培养,探索产教融合的机器人教育新模式。针对急需的机器人专业领域,加强跨学科、复合型背景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在高校机器人相关学院和专业进行创新探索,建立机器人创新中心等研究平台,构建机器人学术人才教育新模式。加强机器人领域校企交流合作,打破校园与市场的需求壁垒,在机器人龙头和优势企业设立实践基地,提高机器人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水平。

最后,要进一步加强机器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协调稳定发展,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依托中国机器人产业优势区域、成熟园区载体和活跃资本的介入,推进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完善的机器人本地供应、产品认证和质检服务。要充分发挥机器人产业平台和联盟协会的作用,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创新主体与机器人应用企业的高效对接,推动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的机器人产业链协同创新。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